这年头,什么跌得比大A还快?日系车销量算一个配资吧官网,但更让人揪心的,是一路走低的结婚率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.6万对,较上年减少了157.4万对,下降约20.5%。
随之而来的是婚恋相关消费的集体遇冷。曾经火爆的520节日经济风光不再,相关主题电影票房惨淡;更长远的影响已经显现,幼儿园和学校因为生源不足大批关停。
婚姻,这项与人类文明史相伴相生的制度,似乎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。有人悲观地预测,我们会不会重蹈日韩覆辙,陷入“男不婚女不嫁”的困局,甚至只能在二次元世界寻找情感寄托?其实,看看法国的经历,或许能找到一些破局思路。
展开剩余83%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法国的结婚率在欧洲遥遥领先。那时的人们相信,婚姻是幸福生活的标配,组建家庭是人生必经之路。然而,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,情况悄然发生变化。
当时的西欧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,就业机会遍地都是。经济独立让人们在婚姻中多了一份底气,也让离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。与此同时,第二次妇女解放浪潮席卷法国,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改变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:1965年,法国女性无需丈夫签字就能外出工作;1967年,避孕合法化;1970年,男性对家庭的绝对权威被废除。这些变化打破了传统婚姻的平衡,也让离婚率如火箭般窜升。
离婚率的飙升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。大量离婚案件涌入司法系统,几乎让整个系统瘫痪。即便到了2018年,法国离婚平均耗时仍超过26个月,有时候闪婚闪离,离婚的流程比结婚还要漫长。
更棘手的是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。法国的法律规定,离婚时收入高者要给收入低者支付抚养费,以抹平夫妻双方的经济差距。举个例子,一个年入5万欧元的普通法国人,若与在家带娃20年的配偶离婚,大概要支付16万欧元左右的抚养费。要知道,法国人均财富不过21万欧元,这几乎相当于净身出户。
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1994年出台的亲子鉴定禁令:在某些情况下,未经女方同意私自做亲子鉴定,会被罚款1.5万美元,并处1年监禁。即便鉴定出孩子非亲生,男方仍需支付同等抚养费。这就导致了一种荒诞的现象,巴黎街头的金发男孩可能同时拥有三个法律父亲——生物爹、婚姻推定的养父,以及母亲现任的同居男友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婚姻在很多人眼中变了味,它不再是爱情的结晶,更像是一份财产协议。一旦离婚,往往陷入零和博弈,而吃亏的总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。于是,从70年代开始,法国结婚率一路下降,年轻人纷纷逃避婚姻。到2004年,法国结婚率下降了30%,非婚生育率从6%飙升到世纪末的49%,就连前任总统奥朗德出国访问,带在身边的都不是第一夫人,而是第一女友。
法国并没有因为结婚率下降而遭遇生育率下滑等连带问题。时至今日,法国的生育率依然高达1.8,是韩国的一倍,在欧洲位居前列。这背后,有两个关键原因。
首先,法国推出了一项创新性政策——民事伴侣关系。简单来说,民事伴侣关系就是婚姻的“青春版”,它像一份搭伙过日子的合同,既提供税务、医保等经济权益,又避免了婚姻中的强制性义务,是一种平衡法律保障与个人自由的婚姻替代性解决方案。比如,想要解除关系时,不需要双方同意,单方面就能完成,过去那些复杂的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权问题都能有效避免。
这项政策自1999年推出后,很快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。数据显示,2022年法国民事伴侣的登记量达到19.9万对,直逼同年23.4万对的结婚登记量。如今,全球已有包括英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墨西哥、巴西等数十个国家实行了民事伴侣制度,甚至诞生了专门的法律词汇——“民事结合”。
其次,法国人在婚恋选择上秉持“天涯何处无芳草,结婚何必国内找”的理念,将眼光投向了世界。数据显示,法国有1/4的婚姻是涉外婚姻。这种国际化的眼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结婚率,更重要的是,它让人们的选择面扩大了几十倍。无论你对婚姻有什么样的期望和要求,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。
法国的经历告诉我们,随着时代的发展,尤其是社交关系的原子化,结婚率降低几乎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,人类社会总能诞生出更适合时代的伴侣形式。
在传统婚姻模式受到冲击的当下,我们不必固守旧有观念,而应该思考如何构建更灵活、更多元的情感关系模式。就像法国的民事伴侣制度,它既满足了人们对情感陪伴和生活互助的需求,又给了双方足够的自由和空间,避免了传统婚姻中的诸多束缚和纠纷。
同时,开阔眼界也很重要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我们的婚恋选择不再局限于一地,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吸引、组建家庭,不仅能丰富个人生活,也能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。
结婚率下降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面对变化时的束手无策。只要我们不被传统思维禁锢,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方式配资吧官网,就能在婚恋关系的演变中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。毕竟,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发布于:河南省众诚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